界岭村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的西北部,与远安县接界,是夷陵区的北大门。其区域面积占33.8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9%,是宜昌市饮水水源地。由于受到西北口水源地保护政策的限制,在全面脱贫之前村民以传统粮油种植为主,经济收入低,是省级重点贫困村之一。
界岭村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的西北部,与远安县接界,是夷陵区的北大门。其区域面积占33.8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9%,是宜昌市饮水水源地。由于受到西北口水源地保护政策的限制,在全面脱贫之前村民以传统粮油种植为主,经济收入低,是省级重点贫困村之一。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之前,界岭村基础设施较差,硬化路仅10余公里,虽然附近有两个小型水库,但由于界岭村较之于水库地势更高,无法有效利用,饮水问题未解决。扶贫工作落实后,村内硬化路全通,增至70余公里,自来水实现全覆盖,变电器由4台增至13台,保障全部村民全时间段用电。住房方面,对贫困户建房予以1万至2.5万元补助,将有隐患的土胚房全部改造为安全房,交通不便的贫困户集中易地安置。同时建成规范达标的卫生室,保障基本医疗。

基础设施建成、基本民生满足后,开始探索因地制宜的产业。目前种植业已经初步打造出棠垭大米品牌,但尚未形成量产;养殖方面蜜蜂养殖已经初步形成气候。但离乡村振兴远远不够。为打好基础,杜绝返贫,界岭村计划农旅融合发展。
为实现农旅融合发展,界岭村首抓环境保护,对生活垃圾进行统一回收,集中处理;建立起13个集中化粪池,完善污水治理基础设施。环境达标后,开始打造品牌农产品和发展旅游业。因当地森林资源丰富,村党支部决定带领村民种植松茸菌、松树菌、黄花等农副产品,引进新品种和先进技术;同时积极创办创领合作社,集约化经营分散的耕地,统一向外销售。引进新品种的同时探索这些农副产品的药用、保健价值,将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形成生产经营到管理服务的农业产业链,打造属于界岭村自己的品牌农副产品。

界岭村排水口自然弯曲,收放有致,沿道视野宽阔,可见远处群山,预计以此为基础发展旅游业。首先对河道进行梯级分级,分段规划,再对河道沿岸按距离划区域规划,种植当地具有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花果。花季赏花,增加人流量,带动周边食宿发展,提升界岭村知名度;待果蔬成熟时再对其进行深加工。

近年来,界岭村按照“坚持党建引领、壮大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和“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发展目标,积极推进农旅融合发展。胜非其难也,持之其难也。“下一步,界岭村将以发展集体经济为目标,探索农副产品深加工的模式,将农旅融合发展推上正轨,助力农民增产增收。”界岭村支部支书和市人大住村书记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