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江西丰城市尚庄街道有一处成片的紫云英“花海”,74岁的农民鄢国仔驾驶着旋耕机,来回翻耕作业。
小小“土特产”,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一头连着美好生活。产业振兴,一头连着农民的好就业、稳收入,一头连着农村的生机和活力。
“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只有真正踏入徽州古地,诗人笔下的钟灵毓秀才会鲜活起来。
山水翕聚之处,歙也。地处黄山山脉与新安江交汇......
乌海,一座位于西北大地被沙漠与黄河环抱的城市。
从高空俯瞰,黄河水由南向北穿城而过,在城中留下如碧玉般的乌海湖。西有乌兰布和、东有库布......
越剧《织造府》晋京演出 展现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心......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南京市越剧团创作的越剧《织造府》4月21日晚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该剧通过展现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心路历程,探讨文学经典的精神内核与......
阅读点亮生活,新的媒介环境下,多种屏幕形式的扩大化阅读成为众多读者的文化新选择。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许多文学作品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了改编,从文本走向视觉“具象化......
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由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创排、讲述抗战故事的杂技剧《先声》近日在沈阳盛京大剧院迎来公演。
八闽大地的北麓,闽江上游的建溪之畔,藏着一座名为建瓯的古城。舒展历史的卷轴,它的辉煌往事跃然纸上。
福建省的省名,源自福州和建州。而建瓯,便是古建州治......
提技术、把质量、搭平台……在山东蔬菜大县看田间新气......
山东聊城莘县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蔬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年产量达520万吨,是重要的蔬菜供应地。记者近日走访这个蔬菜大县发现,蔬菜种得好、卖得出,......
每逢晴天傍晚,滇池畔便上演着一场自然界的绝美盛宴。红日缓缓西沉,天际由湛蓝渐变橘红,远处的西山隐现于霞光之中。
在绚烂的晚霞里,海晏村静静地伫......
段进,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与理论研究,针对当代城市建设中自然环境破坏和历史文化断裂的严峻问题,从拓展城市空间发展理论到创建“空间基因”解析与传承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城市规划设计中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共赢发展的技术难题,并成功应用到雄安新区、苏州古城、2014青奥会等重大城市设计项目以及广泛的古城保护与新区设计中。研究成果被国家行业技术规定、指南、导则采用,3项作品作为中国首批项目入选国际百年城市设计巡展。
传承与创新
自然环境的保护事关人居环境的品质,文化特色的彰显则是城市的“灵魂”。而我国城市建设面临“水泥森林”“千城一面”等与自然环境失调、历史文化断裂的问题,阻碍了人居环境的健康发展。城市空间的现代化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传承的协调统一成为当代城市规划设计的技术难题。
段进拓展城市空间发展理论,突破了仅研究形式符号与功能分区的局限,提出了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互动的研究方法,由此发现了类比生物学的空间基因现象,揭示出空间基因是历史形成的相对稳定、独特的空间组合模式。随后创建了空间基因提取、评价到导控的解析与传承技术,该技术的应用使规划设计基本流程从两个阶段转向三个阶段,空间基因分析成为新增必要环节,实现了规划设计的“在地性”,避免了模式单一、不尊重历史和自然的设计弊端,开拓了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共赢的设计路径。该研究成果被国家行业技术规定、指南、导则采用,并应邀参与修改了联合国人居署《城市与区域规划国际准则》。
守住乡愁基因 发展城市空间
空间基因解析与传承技术在段进主持设计的苏州古城、2014青奥会等重大工程及其它百余城市设计中广泛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实践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文化自信”等发展理念。
1998年,段进首次在苏州建立空间基因综合评价体系,首创图、文、指标结合的三维导控方法,在设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吴良镛、周干峙、齐康院士等组成的专家组评价“是一项带有开拓性的工作,不但实践上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在学术上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获全国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国家级优秀规划设计银奖。
段进主持了苏州的古城地区、环古城水系、虎丘地区等系列关键性工程设计,通过“水路双棋盘”“城中园、园中城”“廊空间”“粉墙黛瓦”等空间基因在城市发展中的传承,“提供了可持续的社会和自然环境,改善了当地人的福祉”(15th LEAF 奖获奖评语)。“苏州在经济发展和古城保护中成功获得了平衡,对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而言,都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样本”(第三届李光耀世界城市奖获奖评语)。苏州因此被评为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会址、我国首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城市设计成果被住建部选为首批全国范例,获欧洲杰出建筑师论坛 2018 最佳城市设计奖。
段进在新区设计中运用空间基因理念,使主持设计的南京2014青奥会核心区成为“当代城市文化新地标”,带动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欧洲规划高校协会首任主席Kunzmann教授在《disP-The PlanningReview》上进行了撰文介绍,并获得中德两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推广。该项目还获得了全国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并作为中国首批项目入选“城市愿景1910/2010”国际百年城市设计巡展。
空间基因传承有利于促进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段进在主持恩施中心城区的总体城市设计中,针对当地常年静风、坡地多的地理特征和少数民族的建筑特点,结合现代环境设计技术,在城市空间组合形成多条风廊,改善了城市的微气候。该成果以“创新性地实现了经济增长、自然保护和民族文化延续的共赢”(54th ISOCARP 获奖评语),获全球规划行业学会“2018卓越设计奖”。
中国特色 雄安质量
2017年4月,段进应邀参加雄安新区规划工作,通过空间基因研究传承中国特色与营城智慧,为《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确立“一方城、两轴线…”的城市总体格局提供了技术支撑。
同年7月,《雄安新区起步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面向全球招标,作为唯一的本土设计团队,段进团队从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279家报名机构中脱颖而出,设计成果被国内外专家评选为三个优胜方案之一。随后段进主持了雄安核心区方城的设计工作,将华北平原的“城水关系”“方城形态”“轴线基因”等理念运用到城市规划当中。
2018年,段进作为首席专家统筹全国12家单位、100多位专家,共同完成了《雄安新区规划技术指南》,为雄安“国家大事、千年大计”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关专家评价《指南》为“系统性探索和创新,对体现‘雄安质量’的新区规划标准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方向性和基础性意义,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Copyright © 2001-2025 www.yiyang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