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江西丰城市尚庄街道有一处成片的紫云英“花海”,74岁的农民鄢国仔驾驶着旋耕机,来回翻耕作业。
小小“土特产”,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一头连着美好生活。产业振兴,一头连着农民的好就业、稳收入,一头连着农村的生机和活力。
“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只有真正踏入徽州古地,诗人笔下的钟灵毓秀才会鲜活起来。
山水翕聚之处,歙也。地处黄山山脉与新安江交汇......
乌海,一座位于西北大地被沙漠与黄河环抱的城市。
从高空俯瞰,黄河水由南向北穿城而过,在城中留下如碧玉般的乌海湖。西有乌兰布和、东有库布......
越剧《织造府》晋京演出 展现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心......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南京市越剧团创作的越剧《织造府》4月21日晚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该剧通过展现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心路历程,探讨文学经典的精神内核与......
阅读点亮生活,新的媒介环境下,多种屏幕形式的扩大化阅读成为众多读者的文化新选择。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许多文学作品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了改编,从文本走向视觉“具象化......
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由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创排、讲述抗战故事的杂技剧《先声》近日在沈阳盛京大剧院迎来公演。
八闽大地的北麓,闽江上游的建溪之畔,藏着一座名为建瓯的古城。舒展历史的卷轴,它的辉煌往事跃然纸上。
福建省的省名,源自福州和建州。而建瓯,便是古建州治......
提技术、把质量、搭平台……在山东蔬菜大县看田间新气......
山东聊城莘县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蔬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年产量达520万吨,是重要的蔬菜供应地。记者近日走访这个蔬菜大县发现,蔬菜种得好、卖得出,......
每逢晴天傍晚,滇池畔便上演着一场自然界的绝美盛宴。红日缓缓西沉,天际由湛蓝渐变橘红,远处的西山隐现于霞光之中。
在绚烂的晚霞里,海晏村静静地伫......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在全面把握上下功夫。”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精神内容十分丰富,既有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和理论上的深邃思考,也有目标上的科学设定和工作上的战略部署。我们必须坚持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际和国内相结合的办法,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进行反复揣摩,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
坚持历史和现实相结合。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党的二十大报告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清醒的历史自觉回顾过去、分析现在、擘画未来,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坚持历史和现实相结合,尤其要深刻领会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党的十八大召开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对党、对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运用历史思维、把握历史规律、辨明历史方位、判断历史大势,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在新时代新征程创造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在新时代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党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入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问题,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中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必须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关系,认识到前者是后者的理论支撑,从而深刻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科学性和必然性,坚定不移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坚持国际和国内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提出“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奋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同时,对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度关注,对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的深刻洞察,彰显了中国特有的大国风范、大国担当。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坚持国际和国内相结合,拓展世界眼光,纵览天下大势,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善于发现其中的机遇和挑战,找到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制胜之道。同时,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顺应世界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普遍愿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作者为中共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来源:(人民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Copyright © 2001-2025 www.yiyang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