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了北京佰仁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国前,金磊就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瓣膜及辅助循环研究室的副主任,参与了国家生物心脏瓣膜“七五”和“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的研究。凭借研制人工生物心脏瓣膜等核心技术,公司创立之初就成功申请到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经费支持100万元、中关村科技园配套经费支持50万元。“我们赶上了创业的好时候、好政策。”金磊感慨。

你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心脏瓣膜研究,中国瓣膜病患者更需要你!”直到今天,金磊还清晰记得,22年前导师朱晓东院士说这句话时的神情。那时,金磊结束了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3年多的深造,就职于美国一家研究所。
摆在金磊面前的是一个重要而艰难的抉择:留在美国待遇颇丰;回国,则可能要从头开始。
“出国以后,思乡之情会更为浓烈。”每逢中国传统节日,金磊都会与当地华侨朋友聚在一起。“大家都想家,不约而同聊起祖国和亲人”,金磊经常想起导师的嘱托,还有远隔重洋的母亲。
2001年,金磊决定回国,创立了北京佰仁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国前,金磊就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瓣膜及辅助循环研究室的副主任,参与了国家生物心脏瓣膜“七五”和“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的研究。凭借研制人工生物心脏瓣膜等核心技术,公司创立之初就成功申请到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经费支持100万元、中关村科技园配套经费支持50万元。“我们赶上了创业的好时候、好政策。”金磊感慨。
心脏是“生命之泵”,而瓣膜是心脏的“阀门”,起到保证血液单向流动的作用。“一个个人工瓣膜,能拯救一个个鲜活的生命。”2003年10月,金磊带领团队研制的牛心包生物瓣膜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注册上市,填补了我国生产生物心脏膜瓣的空白,公司也成为国内第一家、世界第二家从事牛心包生物瓣膜商业化生产的企业。
“我们的核心技术是以牛心包组织作原材料,制成与天然瓣膜结构类似,生物相容性好且更加耐久、适合中国瓣膜病患者的人工生物心脏瓣膜。”金磊表示,人工生物瓣膜从研发到变成产品中间环节多,目前一枚生物瓣膜的制造需要人工缝制1800针才能完成,公司熟练缝瓣员工缝制一个瓣膜需要两三个小时,此前还需经过一两年的培训。
创业的艰辛不一而足。有一个小故事,每当想起,金磊就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2012年,金磊带领团队参加第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希望中国所有像我一样的孩子,都能通过治疗健康成长。”决赛现场,一个甘肃小女孩讲述了自己“起死回生”的经历。原来,小女孩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从小就四处求医问药,曾被多次下达“死亡通知书”。终于,在金磊团队的技术支持下,小女孩完成了人工生物肺动脉瓣与人工主肺动脉的重建,重获新生。“孩子们,不用怕,我们已经有了这个技术,一定能让你们恢复健康。”在现场,金磊忍不住哽咽道。
正是坚守这样的信念,金磊带领团队不断创新,取得一次次成功。2019年,佰仁医疗登陆科创板;2020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我这辈子都在做人工心脏瓣膜,我的愿望就是让中国患者用上安全有效、更加耐久的人工生物心脏瓣膜,也让中国的技术走向世界。”金磊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