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江西丰城市尚庄街道有一处成片的紫云英“花海”,74岁的农民鄢国仔驾驶着旋耕机,来回翻耕作业。
小小“土特产”,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一头连着美好生活。产业振兴,一头连着农民的好就业、稳收入,一头连着农村的生机和活力。
“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只有真正踏入徽州古地,诗人笔下的钟灵毓秀才会鲜活起来。
山水翕聚之处,歙也。地处黄山山脉与新安江交汇......
乌海,一座位于西北大地被沙漠与黄河环抱的城市。
从高空俯瞰,黄河水由南向北穿城而过,在城中留下如碧玉般的乌海湖。西有乌兰布和、东有库布......
越剧《织造府》晋京演出 展现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心......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南京市越剧团创作的越剧《织造府》4月21日晚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该剧通过展现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心路历程,探讨文学经典的精神内核与......
阅读点亮生活,新的媒介环境下,多种屏幕形式的扩大化阅读成为众多读者的文化新选择。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许多文学作品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了改编,从文本走向视觉“具象化......
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由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创排、讲述抗战故事的杂技剧《先声》近日在沈阳盛京大剧院迎来公演。
八闽大地的北麓,闽江上游的建溪之畔,藏着一座名为建瓯的古城。舒展历史的卷轴,它的辉煌往事跃然纸上。
福建省的省名,源自福州和建州。而建瓯,便是古建州治......
提技术、把质量、搭平台……在山东蔬菜大县看田间新气......
山东聊城莘县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蔬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年产量达520万吨,是重要的蔬菜供应地。记者近日走访这个蔬菜大县发现,蔬菜种得好、卖得出,......
每逢晴天傍晚,滇池畔便上演着一场自然界的绝美盛宴。红日缓缓西沉,天际由湛蓝渐变橘红,远处的西山隐现于霞光之中。
在绚烂的晚霞里,海晏村静静地伫......
在重庆巫溪县文峰镇,靠一双“老布鞋”走出的乡村振兴路,早已在当地传为佳话。十年时间,从一间小小鞋厂发展至今,年产值突破3100万,成为全镇主导产业,不仅解决当地劳动就业300余人,更是为返乡农民工、脱贫人员、残疾人员等特殊人群提供就业岗位,成为本地知名的“农民企业”“爱心企业”。“我的家乡就是我创办企业的源头活水。”何航鞋业创始人何财明说。
▲巫溪县文峰镇何航鞋业创始人何财民 城乡统筹发展网摄
32岁之前,何财明在江苏打工,可不管走到哪里,到了冬天农村人穿老布鞋的习惯始终丢不掉。因为是纯手工制作且需求量大,当年一双老布鞋在巫溪,要卖到60元。可到了江苏机械化的生产,鞋子的价格直接拦腰折半。何财明与家人经过对比,发现手工布鞋与机械化生产相差无异,返乡创业的念头也在那年埋下了种子。
2013年何财明带着妻子回到巫溪县文峰镇,在自家门面里召集了4名本地会做针线活的农村留守妇女,以小作坊的形式开启了创业之路,门头挂了一个用毛笔手写的招牌,取名“巫溪峰登鞋厂”。
随着小作坊逐步扩大,何财明又引进别人淘汰的5台原始电动针车来提高产量,2年时间,巫溪县许多老布鞋价格,就与江苏沿海城市保持了一致。
走进巫溪何航鞋业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台缝纫机“嗒嗒嗒”响个不停,由于春节过后订单量高居不下,工人们正不辞辛劳地赶着工。当记者参观车间时,赶工的一位大姐起身朝着我们微笑。身为老板的何财明一边打着手语,一边解释道:“大姐是聋哑人,我给他介绍介绍你们,让她不要紧张,安心工作。”
为何特殊人群占到鞋厂员工的三分之一,其实这个问题的谜底早已放在了谜面上。“我之前在外打工的时候,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人,我也没觉得什么不好的。”何财明告诉记者,在外务工的人,常常会被自认为低人一等,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每个人都有创造价值的可能性,这群人更值得社会的关注和平等对待。如今何航鞋业接纳脱贫户、低保户、残疾人、退伍军人等人群就业,已在文峰镇口口相传,用他的话说,“是乡亲们的支持成就了我,没有他们就没有鞋厂的今天。”
▲鞋厂车间的聋哑员工 城乡统筹发展网摄
2021年,何航鞋业在政府和返乡大学生的帮助下,开设了电商直播平台,创下了单天销售9000多双老布鞋记录。何财明骄傲地说,鞋厂能有今天,全靠大家为他出谋划策,指明未来的方向。
▲巫溪县文峰镇企业打开电商直播新篇章 城乡统筹发展网摄
巫溪县文峰镇党委书记李政洪说,何财明是文峰镇“新农人”的典型代表,他厂生产的老布鞋,鞋底用“丝瓜络”作为原材料,村镇农户为鞋厂提供原材料,丝瓜种植面积近几年翻了10倍,带动了一大批农户增收致富。何航鞋厂的发展也做到了从“田间”到“车间”再到“直播间”的转变。
致富不忘乡邻,近年来,何航鞋业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通过增链、补链、强链的方式,孵化出了鞋底加工厂、快递物流等多个企业,让他们“抱团”发展,不仅减少了中间商的“盘剥”,还让产品具备了极大的价格优势。
产业是就业保障,如今,文峰镇大力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建设,现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有入驻企业51家,涉及手工布鞋产销、家装建材、快递物流等多个行业,带动周边劳动力就业506人,年产值6300万元。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切实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Copyright © 2001-2025 www.yiyang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