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推荐  ——
————文章详情  
从海岛美到村民富 从生态美到产业兴
来源: |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 663天前 | 1480 次浏览 | 分享到:
作为川岛镇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邻近山咀港的甫草村以生态宜居为思路,将乡村装点成宜业宜游旅游度假地,打造成为海岛游的第一个“落脚点”。“我们着力推进台山市川山群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与村委会开展战略合作,发挥岛岸联动和旅游驿站优势,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海产品交易、乡村休闲观光游和生态农业等方面上做文章,一边做大做强集体经济,一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村民收入持续增长。”村党支部书记伍素娟表示。

川岛上的白云茶树品种多为原生态茶种。黄烨倩 摄


茫洲岛上,得益于2021年的通信基础建设,全岛实现了4G网络全覆盖,海鱼干等农特产品乘着电商直播的东风,走出孤岛,卖向全国各地。随着乡村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年轻人回到岛上,正摩拳擦掌发展休闲渔业。

上川岛内,老党员关耀平在优惠农业政策的支持下,办起家庭农场,建起稻谷种植专业合作社,给周边村民提供"一条龙"农业托管服务。在女儿的帮助下,他利用益农信息社直播平台卖起了自营品牌"川岛情"香米,一年收入15万元。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近年来,台山市川岛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建设目标,充分挖掘海岛生态资源、耕地资源、旅游资源等特有优势,不断优化农业结构,稳步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力改善农村面貌,让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个白云茶的转型推广▶▶

建成中国首个海岛茶树资源繁育基地

上川岛大洲鲇鱼村的半山腰上,台山市上川岛仙岛茶业有限公司(下称"仙岛茶业")与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合作开辟了一个繁育基地,用以提纯、选育品质稳定的茶树品种。2021年,江门出台《江门市促进茶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建立川岛白云茶树资源基因库,规划建设中国首个海岛茶树资源繁育基地。

台山白云茶蜚声海内外,上川岛制作出来的白云茶更是别具"海韵兰花香"风味。川岛镇农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川岛白云茶种植共约3000亩、年产量约60吨,其中有2家规模经营企业、20家家庭作坊。目前,岛上的仙岛茶业、绿丰宝被遴选为台山市"一村一品"富民兴村产业项目实施主体。

"川岛上的白云茶树多为群体种,性状不够稳定,存在着种植面积小、产量低、品质不稳定等发展瓶颈。"仙岛茶业负责人盘卫林说,"要想提高产量,扩大种植面积,打造现代化生态茶园,必须走好野化、提纯、选育这一步,加强种质资源保护。"

在盘卫林的设想里,利用繁育基地完成基础的提纯、繁育工作之后,可选育出适宜在高山种植的乔木型茶树和能在内陆推广的灌木型茶树,前者可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发展林下经济,后者可盘活非林地资源打造生态观光茶园,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化资源优势为产业振兴优势。川岛镇农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镇政府接下来将着力完善茶园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坚持绿色生态的栽培管理方式的同时,计划开发多种茶类产品。同时,探索建设国防教育基地、茶旅融合研学实践科普基地等。

如今,仙岛茶业正在建设省级生态茶园,绿丰宝也在升级改造茶叶加工线。在"公司+农户"的种植模式带动下,不少村民实现了增收。"我种了约30亩乔木茶,今年春季采茶时节赚了3万多元,往年最多可以赚个5万元。"茶农梁叔说。

两个乡村的美丽蝶变▶▶

让乡村之美成为川岛旅游新增长点

午后的海边榕树下,茫洲村村民围坐闲话家常,偶尔响起微信消息提醒,是外出工作的儿女发起的视频通话或语音通话,或是前来询价购买海鱼干、野菊花等土特产的网友、游客。这样的场景,在尚未通网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茫洲村是茫洲岛上唯一的行政村,从高空俯瞰,它就像一片漂浮在海上的绿叶。直到去年升级了电信基站,茫洲村才实现了4G通信网络全覆盖,结束"信息孤岛"时代,成为江门最后一个实现通网的行政村。

"今年,我们村新建了一个甲醇水氢燃料电池发电机海岛发电示范点,年底完成电路改造后,全村都能实现24小时用电了,村民这两年搞的民宿旅游业越来越有盼头。"茫洲村党支部书记郑少喜表示,实现"通网通电通航"之后,他很有信心带领全体村民振兴乡村。

岛对岸的陆地上,甫草村的乡村振兴也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广海供销社旧址改造成甫草旅游驿站,展销旅游工艺品、海岛特产等;撂荒农田打造成为四季花海园,成为乡村游又一打卡点;精美墙绘扮靓每一个角落,处处皆是好风景……

作为川岛镇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邻近山咀港的甫草村以生态宜居为思路,将乡村装点成宜业宜游旅游度假地,打造成为海岛游的第一个“落脚点”。“我们着力推进台山市川山群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与村委会开展战略合作,发挥岛岸联动和旅游驿站优势,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海产品交易、乡村休闲观光游和生态农业等方面上做文章,一边做大做强集体经济,一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村民收入持续增长。”村党支部书记伍素娟表示。

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甫草村规划打造休闲生态园区,利用村内的荷花塘、生态蔬果采摘基地、“鱼藕共作”的养殖塘及荔枝龙眼果园等,设计一条集采摘、观光、美食于一体的游玩线路。

茫洲岛的民宿旅游业也日渐有了起色。“今后,我们打算开辟线上宣传渠道,让外面的世界了解茫洲岛,让小岛更有人气。”与朋友合伙办起了岛上第一家民宿的村民周荣贵说。

三个农民的复耕故事▶▶

撂荒地变“希望田”,农民种地能增收

在关耀平的农机仓库里,停放有5台插秧机、3台无人机、2台收割机和2台烘干机,这是他盘活、复耕撂荒地的“好帮手”,“幸亏有政府补贴,我购买农机省下了不少钱,开荒、耕种900多亩的田地也不会太费力。”

在创立了川岛雄业惠农农场后,关耀平成立了“川岛情”香米品牌,与邮政合作,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广州、深圳等地。“川岛生态环境好,我们种出来的稻米都是纯天然、无公害的。我们在沙堤渔港设了销售点,外地游客到川岛玩,都会买上几包带回家。”关耀平说。

2020年,雄业惠农农场被评为“广东省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入选“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实施单位,关耀平也被评为“广东省农技土专家”,从一名渔民转型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看不得田地丢荒的还有岛民关开乐。身为绿岛丰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他,接过大洲沙坪村整合流转的200多亩撂荒地的10年经营权,实施轮作耕种——冬春季种植香芋,夏秋季种植象牙香粘等优质稻品种。

“经过专业检测,这片田地的土壤特性与广西荔浦等地相似,种植香芋的亩产预计可达3800斤,我们请了20多名村民帮忙做好田间管理,165元一天,还派了技术人员下乡指导。”关开乐说。据了解,成熟收获好的香芋将被运到内陆进行深加工,制成各式香芋制品。

当上川岛的香芋田给农民带来丰收的喜悦,下川岛联南牛塘村的西瓜田已经翻耕种下油菜花。这片曾是撂荒地的西瓜田,一季可带来10万元收入。

“为了盘活撂荒耕地,我们推动下川岛王府洲游乐中心与村民合作,签订复耕协议,规划西瓜田、油菜花地、荷花池等多片区域,打造下川牛塘现代生态农业种植基地,为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川岛镇农办下川岛工作站负责人赵元坦介绍。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促进撂荒地复耕,如推进撂荒地流转、促进规模产业经营,鼓励农业经营新型主体参与土地流转等。”川岛镇有关负责人介绍。数据显示,川岛全镇共计1822.03亩撂荒耕地,已复耕复种的有1174.58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