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江西丰城市尚庄街道有一处成片的紫云英“花海”,74岁的农民鄢国仔驾驶着旋耕机,来回翻耕作业。
小小“土特产”,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一头连着美好生活。产业振兴,一头连着农民的好就业、稳收入,一头连着农村的生机和活力。
“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只有真正踏入徽州古地,诗人笔下的钟灵毓秀才会鲜活起来。
山水翕聚之处,歙也。地处黄山山脉与新安江交汇......
乌海,一座位于西北大地被沙漠与黄河环抱的城市。
从高空俯瞰,黄河水由南向北穿城而过,在城中留下如碧玉般的乌海湖。西有乌兰布和、东有库布......
越剧《织造府》晋京演出 展现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心......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南京市越剧团创作的越剧《织造府》4月21日晚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该剧通过展现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心路历程,探讨文学经典的精神内核与......
阅读点亮生活,新的媒介环境下,多种屏幕形式的扩大化阅读成为众多读者的文化新选择。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许多文学作品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了改编,从文本走向视觉“具象化......
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由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创排、讲述抗战故事的杂技剧《先声》近日在沈阳盛京大剧院迎来公演。
八闽大地的北麓,闽江上游的建溪之畔,藏着一座名为建瓯的古城。舒展历史的卷轴,它的辉煌往事跃然纸上。
福建省的省名,源自福州和建州。而建瓯,便是古建州治......
提技术、把质量、搭平台……在山东蔬菜大县看田间新气......
山东聊城莘县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蔬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年产量达520万吨,是重要的蔬菜供应地。记者近日走访这个蔬菜大县发现,蔬菜种得好、卖得出,......
每逢晴天傍晚,滇池畔便上演着一场自然界的绝美盛宴。红日缓缓西沉,天际由湛蓝渐变橘红,远处的西山隐现于霞光之中。
在绚烂的晚霞里,海晏村静静地伫......
今天这篇文章,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温暖、轻松,又有点文艺的“老朋友”。
几代中国人的青春,都有着和它的故事。
读者更是覆盖各个时代的大咖级人物:贾樟柯、莫言、钱钟书、梁实秋、梁晓声、王小波都曾是它的读者。
说实话,我觉得今天仍在看它的人,都是内心丰盈的“生活家”。因为,在碎片化信息爆炸的今天,它让每一个——
对世界依旧充满好奇、渴望活在当下、希望从焦躁、忙碌的时光中独享一片安宁的人,拥有了一片精神的栖息之地。
它就是承载几代人青春记忆,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最具辨识度的大众期刊——《读者》。
它是感动、鼓舞、影响几代中国人的经典读物。
从70后的文学启蒙之地,到80后的眺望世界之窗,再到90后的青春陪伴。它启迪无数人看世界的广阔角度。
△《读者》1981年创刊号封面,最初叫《读者文摘》,后改名为《读者》。2019年5月,《读者》杂志累计发行突破20亿册
它是无数青年从大众阅读走向书籍艺术的桥梁。
信息闭塞时代,懵懂的年轻人在这里遇见霍金、马尔克斯,结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马友友、马克·夏加尔......爱上文学、艺术、电影、科学。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课堂上被拿出的《读者》
它是备受中国家庭欢迎的大众读物。
从广场舞、人工智能、电影绘画、跑步登山,到文学艺术、职场规则、音乐养生......下至9岁少年,上至90岁老人,都能在这里寻到一方阅读乐土。
△《读者》编辑部早期工作场景。(读者出版集团供图)
从没有任何一份杂志,像它这样给予读者如此深远、长久的精神慰藉和鼓舞。
畅销心理学书籍《醒来》的作者丁锐在书里写道,上学时在《读者》读到的一个关于玫瑰的寓言故事,对他的震撼和影响,几乎贯穿了后来的整个人生。
△“醒来死亡体验馆”创始人丁锐
而更多读者即使在多年以后,依旧热爱、感恩着《读者》的启迪和相遇。
△一位上海的《读者》粉丝,坚持订阅《读者》33年,至今仍在把每一期看完的杂志保留收藏。
更难得的是,40年过去了,《读者》依旧始终如一地关注着人、家庭、社会。最新一期文章就探讨了大众关心度极高的——“内卷化”现象。
在短视频爆火的今天,每个月依旧有近600万人,在订阅着《读者》。《读者》用实际数据,证明着好内容永远不缺读者。
△从1981年创刊,到今天《读者》已走过40年历史,月均发行量至今稳居亚洲第一。
作为订阅《读者》十几年的家庭成员之一,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它是值得摆放在每个中国家庭的优质读物。
全年24期,从名人佳作、热点话题、社会、经济、文化,到人物、电影、艺术、科技、摄影,都能在这里找到。
永远不用担心买回家“无人问津”,放在任何位置,都会有人随手拿起翻阅。
每一期大大小小文章、故事50-60篇,从作家学者到行业大咖,从娱乐明星到草根英雄,名人轶事、杂谈随感、心理人生、社会之窗、亲情友情、乐活点滴……每一篇都会给到你不一样的惊喜。
更重要的是,它在每个订阅它的家庭中,营造了无形的阅读氛围,让全家人的碎片化时间更安静、充实。
一期70多页的体量,一年读下来,成年人会变得更平和,孩子的兴趣会变得更广泛。
2021年5月,《读者》杂志整整40岁了。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联合读者杂志社,给大家带来这份仪式感满满的福利:
△每月2本期刊包邮寄送上门
全年24期,每月两期新内容,原价216元,特惠价只要178元。
每天不到5毛钱,就能让全家收获一整年温暖质朴、浓厚丰富的阅读乐趣,太划算了!
包含创刊40周年的纪念刊,十分有收藏意义。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Copyright © 2001-2025 www.yiyang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