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使者”叶永祥受邀出席第二十五届世纪大采风品牌......
二十五载栉风沐雨,二十五载踔厉奋发。6月16日至17日,第二十五届世纪大采风品牌人物年度盛典暨二十五周年庆典在杭州圆满落幕。
矢志创新 能源报国——记深圳市移动海工技术有限公......
黄三平,1953年出生于广东汕头铜盂镇,1977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水利系海工745班。退休前曾任南海石油勘探指挥部海工设计室技术员,南海西部石油公司涠洲10-......
谷雨节气以来,每天天刚擦亮,陕西省武功县顺兴达家庭农场负责人董思攀就会和农场的老伙计们,来到耕种的200亩麦田边。
在熟练地将灌溉水带从井口铺向田边后......
立夏后,走进天津市武清区梅厂镇南任庄村,田野满目葱茏。秧苗长势喜人,随风轻摆。
在中国武术的广袤天地中,一位来自山东的武术家以他卓越的技艺和不懈的努力成为了螳螂拳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郑武。字皓天的他不仅是山东省武术协会理事、山东省武术协会......
向上攀登90余级台阶。北川石椅羌寨寨门上、树枝上、人们手上的长条“羌红”,就像猎猎飘动的旗帜。这座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中凝聚国人心力的羌族村寨,如......
5月以来,多场接墒雨润泽了内蒙古通辽市的广袤平原,天时地利双重利好,2000万亩玉米迎来播种高峰期。
哈力木别克·库赛因,1981年出生于新疆伊犁,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哈萨克族艺术家。他以其独特的油画和根雕作品,在中国乃至国际艺术界崭露头角。哈力木别克自幼对绘画充满......
春耕时节,江西丰城市尚庄街道有一处成片的紫云英“花海”,74岁的农民鄢国仔驾驶着旋耕机,来回翻耕作业。
小小“土特产”,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一头连着美好生活。产业振兴,一头连着农民的好就业、稳收入,一头连着农村的生机和活力。
蒋捷,中共党员,于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获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学士与硕士学位,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建筑大学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自然资源部城市空间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建筑大学国际化发展研究院(国际教育学院)特聘院长。是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会士(Fellow)。现任ISPRS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际科学理事会中国会员会副主席,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国际时空信息综合服务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第二梯队人员。长期致力于地理空间信息获取与建模方面的理论方法研究、关键技术攻关、重大工程组织实施、人才培养,主持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和工程项目,近年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持编写国家标准9项。当选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测绘系统先进工作者、国土资源部“巾帼建功”标兵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夏坚白测绘事业创业与科技创新奖。
严谨治学 开拓创新
蒋捷同志多年来严谨治学,开拓创新,取得突出科研业绩。2008—2016年,作为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建设工程的总工程师与实施负责人,蒋捷主持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顶层技术设计、关键技术研发、工程组织实施和日常运维管理,建成了我国首个实现分布式节点协同的业务化运行地理信息云服务平台。项目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以及二、三等奖多项;此成果在促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推进地理信息深入广泛应用、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所形成的标准、技术、产品与服务构成了覆盖全国的天地图产业链与生态圈。
2014—2019年,作为技术实施负责人,蒋捷积极推进基于国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大范围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主持完成了基于国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全球测图技术系统需求分析、总体技术设计、数据生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示范,完成了”一带一路”区域约2500万平方千米范围内高精度基础地理数据,在推进区域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项目成果获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2)。
2002—2014年,蒋捷作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国家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测绘分中心)”的负责人,主持设计开发了国家级基础地理框架数据库,建成了基于电子政务网的数据共享与服务系统,有力支撑了电子政务工程的建设与应用。项目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1)。
2000—2022年,蒋捷长期推进导航地图标准及导航地图数据库建设。主持编写国家标准《导航地理信息数据模型与交换格式》(GB/T 19711)、《室内地图数据模型与表达》(GB/T 41445)、《车载导航数据采集处理技术规程》(GB/T 20268)、《室内多维位置信息标识语言》(GB/T 35627)、《室内外多模式协同定位服务接口》(GB/T 35629)等,填补了多项国内导航地理数据标准方面的空白;主持“全国多尺度导航电子地图系统建设”“卫星导航应用的电子地图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施,建成我国首个覆盖全国的导航地理框架数据库,被导航企业广泛采用。相关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1)。
推进国际国内学术技术交流合作
自1998年起,蒋捷先后任ISPRS工作组组长、技术委员会秘书、技术委员会主席等职务,当选为ISPRS会士,获Eduard Dolezal Award奖、主席荣誉提名奖。2022年,蒋捷代表中国测绘领域竞选ISPRS秘书长并成功当选,表明我国测绘领域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获国际同行高度认可,我国在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我国学者、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助力中国摄影测量、遥感、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国际化发展。
2012年—2019年,蒋捷在联合国亚太区域地理信息管理委员会(UN-GGIM-AP)担任工作组组长,积极推进区域地理信息共享,联络协调基于我国测绘技术与成果的国际合作组织,先后3次面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培训,来自30余个国家测绘机构官员与技术骨干前来中国了解中国技术和产品。
与此同时,通过在中国测绘学会、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任职,蒋捷积极组织各类学术技术交流,在业内形成较大影响。
注重教学科研结合 带领团队共同进步
蒋捷教授担任武汉大学、中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40余人。在教学中注重本科生、硕士生启发式教学,设计并开设“测绘科学与技术科研方法论”课程,以学科应用前景讲述、结合应用的教学实习、互动式研讨、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本学科粘和度,逐渐形成自主、研究性学习模式。
她积极推动北京建筑大学测绘学院科研团队与国内外优秀团队的交流与合作,包括与国内高水平单位大学与科研机构联合申请各类科技项目、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多方位合作、联合筹备国际联合实验室、与国内外知名教授开展学生联合培养等。
她带领北建大团队主办或承办有影响力的国际国内学术活动,2019年承办了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资源与环境遥感监测”学术年会,四位院士和来自全国63所高校和相关领域的76个研究院所、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500余人参会。2018、2021、2022年分别主办了ISPRS夏令营,2020、2021年在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年会中主办了分论坛,多次协办了ISPRS技术委员会大会、亚专资发展中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培训,多次邀请领域内国际知名专家短期访问北建大测绘学院并与师生进行深入交流对接。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Copyright © 2001-2025 www.yiyang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