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推荐  ——
————文章详情  
  • 07 2025-05

    用画笔和根雕诠释艺术之美

    哈力木别克·库赛因,1981年出生于新疆伊犁,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哈萨克族艺术家。他以其独特的油画和根雕作品,在中国乃至国际艺术界崭露头角。哈力木别克自幼对绘画充满......

  • 25 2025-04

    农民为养良田种“花海”

    春耕时节,江西丰城市尚庄街道有一处成片的紫云英“花海”,74岁的农民鄢国仔驾驶着旋耕机,来回翻耕作业。

  • 25 2025-04

    “土特产”链接“大市场” 产业振兴“钱”景好

    小小“土特产”,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一头连着美好生活。产业振兴,一头连着农民的好就业、稳收入,一头连着农村的生机和活力。

  • 24 2025-04

    中国之城丨歙县:一座没有屋顶的徽派文化艺术馆

    “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只有真正踏入徽州古地,诗人笔下的钟灵毓秀才会鲜活起来。
    山水翕聚之处,歙也。地处黄山山脉与新安江交汇......

  • 24 2025-04

    中国之城丨乌海:沙水相拥的西北小城

    乌海,一座位于西北大地被沙漠与黄河环抱的城市。
    从高空俯瞰,黄河水由南向北穿城而过,在城中留下如碧玉般的乌海湖。西有乌兰布和、东有库布......

  • 23 2025-04

    越剧《织造府》晋京演出 展现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心......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南京市越剧团创作的越剧《织造府》4月21日晚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该剧通过展现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心路历程,探讨文学经典的精神内核与......

  • 23 2025-04

    从独唱到复调:文学文本的多种媒介面貌

    阅读点亮生活,新的媒介环境下,多种屏幕形式的扩大化阅读成为众多读者的文化新选择。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许多文学作品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了改编,从文本走向视觉“具象化......

  • 21 2025-04

    杂技剧《先声》沈阳公演 讲述抗战故事

    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由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创排、讲述抗战故事的杂技剧《先声》近日在沈阳盛京大剧院迎来公演。

  • 21 2025-04

    何以中国|走进古城读朱子

    八闽大地的北麓,闽江上游的建溪之畔,藏着一座名为建瓯的古城。舒展历史的卷轴,它的辉煌往事跃然纸上。

      福建省的省名,源自福州和建州。而建瓯,便是古建州治......

  • 18 2025-04

    提技术、把质量、搭平台……在山东蔬菜大县看田间新气......

    山东聊城莘县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蔬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年产量达520万吨,是重要的蔬菜供应地。记者近日走访这个蔬菜大县发现,蔬菜种得好、卖得出,......

返乡创业“追梦人” 群众致富“引路人”——记人大代表丁光明
来源: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时间: 935天前 | 1163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8年,经过近两年的筹备,丁光明登记注册正式创办了贵州狮子脑农业生态园,流转村民土地600余亩,覆盖全村6个村民组,为80余名村民提供就业机会,每人每月可增收2000元。2020年,园区的柑橘初挂果,产量约8000斤。生态园还带动部分村民种植猕猴桃、樱桃、刺梨、花椒等,全村发展果树种植1600余亩,实现了产业全覆盖。

他是贵阳市第十五届、息烽县第十八届、流长镇第二届人大代表,是一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企业家,是一位从农民群体中走出来的人大代表,他始终把诚信、使命、责任扛在肩上,立志投身“三农”产业。


贵阳市三级人大代表丁光明

他叫丁光明,是贵州狮子脑农业生态园的创办人,今年46岁,家住贵阳市息烽县流长镇宋家寨村。总爱调侃自己是“返乡创业农民工”的他,凭借一腔热血和不懈努力,在流长镇宋家寨这片土地上,打造出一个集生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业王国”,奏响了绿色发展“交响曲”,激活了乡村振兴“新引擎”。

丁光明在农业生态园查看柑橘

“昨天的经历都是今天的财富。”谈到自己的人生经历,丁光明说,初中毕业他就去了广州打工。在广州8年,什么苦都吃过,最终积攒了人生第一桶金。2000年回到家乡后,他跑过货车,做过饲料、水泥等生意,还开过养殖场,经营过沙场。不过,他心中有一个梦想,就是要投身“三农”产业,带动宋家寨的乡亲们一起致富。

“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对家乡自然有很深的乡土情怀。”2016年11月,丁光明当选为流长镇第二届人大代表后,他就下定决心,既然选择回乡创业,又被选为人大代表,一定要尽所能为家乡做点事情,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丁光明接受采访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丁光明最大的心愿。以前的流长镇宋家寨村,祖祖辈辈种苞谷,日子过得举步维艰。后来,大家出门打工,如此一来,土地变成了荒土荒山。如何“唤醒”这些“沉睡”在大山深处的土地,让日子变一番模样,让村民换一种活法,让萧条的宋家寨村焕发出新的活力,这是丁光明一直在思考并想做的事情。

2018年,经过近两年的筹备,丁光明登记注册正式创办了贵州狮子脑农业生态园,流转村民土地600余亩,覆盖全村6个村民组,为80余名村民提供就业机会,每人每月可增收2000元。2020年,园区的柑橘初挂果,产量约8000斤。生态园还带动部分村民种植猕猴桃、樱桃、刺梨、花椒等,全村发展果树种植1600余亩,实现了产业全覆盖。

乘着产业发展的东风,宋家寨村大力完善路和水两大基础设施,修建了都格高速流长下道口至宋家寨村环线、组组通公路、园区生产道路和观光道路,以及饮用水和灌溉用水高位水池、灌溉水塘,彻底解决了乡村道路交通、安全饮水和生产灌溉用水问题。

丁光明的农业生态园一角

在丁光明的带动下,宋家寨村的这片土地“苏醒”了。狮子脑农业生态园让土地告别了种植低效农作物,通过农旅融合的模式,捧热了乡村旅游,加速了村子发展步伐。以前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也纷纷回乡发展,参与园区的管理和生产,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收入也大大提升。宋家寨村的人均年收入从2016年的5000元左右增长到2022年的2万余元,昔日的荒土荒山,真正变成了让老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

丁光明的农业生态园一角

“是丁代表带着我走上了致富路。”宋家寨村民黄永坤说,以前他家是贫困户,日子过得紧巴巴。现在他是狮子脑农业生态园的管理者之一,每个月有工资5500元,如今家里房子也重新修了,日子过得很舒服。

“我在生态园里面干活,一年的收入有3万多元,放在以前全家人的收入加一起都没这么多。”村民丁云满长期在园区内务工,说起丁光明创办的农业生态园,他满心感激。

“人大代表,不仅仅是一种荣誉,一种权力,更意味着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当代表,为发展助力,为民生代言,这是我的职责所在。”丁光明说,作为人大代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大代表肩负着社会责任,在任期内,他将不断努力完善自我,履行好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为乡村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为了这份责任,这份坚守,我将一如既往、踏实前行、无怨无悔。”丁光明只是基层普通人大代表中的一员,他希望能和所有的人大代表们一样共同努力,做坚持、完善、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忠实实践者、维护者、推动者。守护这份初心,承担这份使命。

生态园入口处雕塑:绿水青山

在贵州狮子脑农业生态园入口,有一座势如山峰、形似流水的金色雕塑。“这个雕塑名叫‘绿水青山’,寓意着在狮子脑农业生态园的引领下,宋家寨村通过农村产业革命,农旅一体化发展,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的致富新路。”丁光明说。

在丁光明的身上,少了些商人气息,多了份为民情怀。作为人大代表的他,返乡创业的同时,不忘乡邻,帮助村民就业增收,用实践探索出一条产业兴、生态好、村民富的新路子,激活了宋家寨的发展动力,一笔一画勾勒出了一幅乡村振兴的新图景。如今,站在狮子脑农业生态园南面的观景台上俯瞰宋家寨村,民房错落,道路宽阔,田垄规整,目之所及,满眼翠色,俨然一幅田园风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