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江西丰城市尚庄街道有一处成片的紫云英“花海”,74岁的农民鄢国仔驾驶着旋耕机,来回翻耕作业。
小小“土特产”,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一头连着美好生活。产业振兴,一头连着农民的好就业、稳收入,一头连着农村的生机和活力。
“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只有真正踏入徽州古地,诗人笔下的钟灵毓秀才会鲜活起来。
山水翕聚之处,歙也。地处黄山山脉与新安江交汇......
乌海,一座位于西北大地被沙漠与黄河环抱的城市。
从高空俯瞰,黄河水由南向北穿城而过,在城中留下如碧玉般的乌海湖。西有乌兰布和、东有库布......
越剧《织造府》晋京演出 展现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心......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南京市越剧团创作的越剧《织造府》4月21日晚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该剧通过展现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心路历程,探讨文学经典的精神内核与......
阅读点亮生活,新的媒介环境下,多种屏幕形式的扩大化阅读成为众多读者的文化新选择。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许多文学作品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了改编,从文本走向视觉“具象化......
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由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创排、讲述抗战故事的杂技剧《先声》近日在沈阳盛京大剧院迎来公演。
八闽大地的北麓,闽江上游的建溪之畔,藏着一座名为建瓯的古城。舒展历史的卷轴,它的辉煌往事跃然纸上。
福建省的省名,源自福州和建州。而建瓯,便是古建州治......
提技术、把质量、搭平台……在山东蔬菜大县看田间新气......
山东聊城莘县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蔬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年产量达520万吨,是重要的蔬菜供应地。记者近日走访这个蔬菜大县发现,蔬菜种得好、卖得出,......
每逢晴天傍晚,滇池畔便上演着一场自然界的绝美盛宴。红日缓缓西沉,天际由湛蓝渐变橘红,远处的西山隐现于霞光之中。
在绚烂的晚霞里,海晏村静静地伫......
俯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
扎根沃土拥抱科技,让“黑金”更“绿”
在位于克拉玛依的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先导试验站,记者看到各项系统正在平稳运行。该试验站具备10万吨注碳能力,年底将形成CCUS全产业链技术模式。
CCUS工业化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关键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为传统能源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这项技术不仅解决了大量二氧化碳封存问题,实现温室气体的资源化利用,还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提高油田效益。去年,新疆油田公司年注碳量由不到10万吨快速增至50万吨,相当于每年多了500万棵树吸收二氧化碳。”克拉玛依市工信局石油石化科科员尤增耀说。
在独山子石化公司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及配套绿色低碳示范工程项目工地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二氧化碳捕集装置、PSA(氢气提纯)装置、化肥装置三大绿色低碳项目正在加速建设。
“这三套装置的开工建设,标志着公司炼化业务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目标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该项目经理部工艺工程师山巍说。
据介绍,此次新建的二氧化碳捕集装置是超低浓度二氧化碳回收装置的工程化应用,技术指标和成本在国际二氧化碳捕集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该装置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乙烯裂解炉二氧化碳近零排放,形成中国石油重大技术创新。油田开发落实节能降碳,既是提质增效的有力保障,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
在位于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的新疆氢能港展厅内,《克拉玛依市氢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展板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当前,克拉玛依市推进氢气在重油改质、合成氨、合成甲醇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提升改质原油在石油化工品类中的比重。
“氢能产业是克拉玛依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克拉玛依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王晓林介绍:“石化产业的扎实基础为克拉玛依市的氢能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新能源+绿氢+生物质化工’‘新能源+绿氢+石油炼化’‘新能源+硅基’‘新能源+算力’等项目百花齐放,可以说‘上游能生产,下游有消纳’。”
利用氢能发电、使用氢能燃烧供热、乘坐以氢燃料为动力的公交车……在克拉玛依市,氢能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座因油而兴的城市,正倾力打造“中国西部氢都”名片。
产业转型“新”中有数,让算力腾飞
在中国移动(新疆·克拉玛依)智算中心,上千台渲染设备正在高效运转,一排排蓝白色服务器机柜昼夜不息地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据计算后瞬间回传。从管理全国152.2万个养殖场(户)的数据,到处理影视作品特效画面,中心运算的数据覆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近年来,克拉玛依市以云计算产业园为依托,精准对接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客户,挖掘引导算力需求,抢占云计算、大数据“风口”,努力打造建设“算力新城”。
“目前,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区已建成西北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的影视动漫渲染基地,伴随智能算力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应用能力的稳步提升,克拉玛依市也成功培育出一批在行业内颇具竞争力的数字化企业。”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丝路新云绿色算力中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及算法训练与算力开放中心、克融云智算中心等一批智算项目建成运行,智算产业集群化发展加速推进,全疆绿色算力中心市加快建设。
2024年,克拉玛依建成智能算力1.7万P(P为运算性能的计量单位,表示千万亿次浮点运算/每秒),成为全疆第一个算力规模超万P的城市。
探索AI城市建设,克拉玛依市在智慧交通、政务服务等多个垂直领域进行创新实践。
“您点击‘电子证照办理’,按照指引填写信息,提交之后很快就能办下来了,不用再跑一趟。”克拉玛依市政务服务大厅内,工作人员指导前来办理证件的市民扫描二维码,下载并使用“立克办”政务服务小程序,几分钟便将业务办理完毕。
克拉玛依市华为云服务数据中心成功搭建了DeepSeek全栈国产化政务智能平台,正在实现从“人咨询政策”到“政策服务人”的改变,平台已在全市公职人员中推广使用。“克拉玛依市政务服务系统将进一步提升响应速度,在拓展更多的应用场景中贡献力量。”克拉玛依市数字化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戴震坤说。
2月6日,“丝路新云”智算平台正式上线国内顶尖模型DeepSeek-R1,克拉玛依市在推进AI技术与行业深度融合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产业转型发展的前沿阵地上奋力奔跑,克拉玛依早已不是“除了石油,一无所有”的边陲小城,而是一个主动求变,向着能源之城、数据之城目标前进的地方。
文旅兴起戈壁滩上,让“油城”变“游城”
“曾经的‘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之地,现在成了网红打卡点!”站在克拉玛依景点黑油山的栈道上,导游肉孜古丽·阿不都热指向远处的道路。阳光下,沥青路面泛起七彩光泽。
石油工人住过的“地窝子”、穿过的棉衣、油井钻探用过的钻机井架、采油用过的废旧设备、留下的出油管口……石油工业遗留资源带火了研学游、科普游。“油城”,正成为“游城”。
“砰——”发令枪声响起,一年一度的克拉玛依马拉松正式开跑。赛道沿途,有地质奇观黑油山,有气势恢宏的“百里油区”,选手还可以欣赏到壮美的胡杨林、绮丽的雅丹地貌、绿宝石般的艾里克湖……
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交相辉映,为文旅融合提供了宝贵资源。大型沉浸式互动演出《博物馆之夜·岁月》、旅游演艺剧目《独库天路》等作品轮番上演;“春节习俗展”“非遗戏曲进基层”“戈壁大漠上的巾帼英雄”等展览层出不穷;以石油工业、地质地貌、商务会展为主体,发展起来的研学旅游、休闲旅游、红色旅游等,构建起克拉玛依现代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体系。
“我把自家牧场改造成了‘星空营地’,供游客骑马、烤全羊。赚得更多了!”提起发展旅游带来的新变化,克拉玛依区小拐乡牧民哈斯木笑着说。
据了解,克拉玛依市2024年旅游业总花费141.43亿元,比上年增长27.51%,接待国内游客2326.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81%。“地下有石油,地上有旅游”,克拉玛依名副其实。
旅游业发展势头正好,离不开生态建设。克拉玛依市林业和草原局资源管理科科长朱明全领着记者,沿石西公路一路前行。一人多高的梭梭林里,一组蹄印从林地边缘逐渐向树林深处延伸。“这是黄羊留下的痕迹。”朱明全说,“自从梭梭林长起来后,每次来都能看到黄羊、野兔的踪迹。”
2017年6月,《克拉玛依市中部区域荒漠戈壁生态建设规划》发布实施,将克拉玛依中心城区和白碱滩区外围940平方公里的荒漠化土地纳入治理范围。实施7年多来,规划区累计种植荒漠植被18.5万亩,克拉玛依市也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生态文化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还开通18个疆内外航点、17条航线,广邀天下宾客。
夜幕降临,克拉玛依河两岸灯火通明。看!克拉玛依变了模样。听!这座工业之城里跃动着创新的音符。这里,有年年增储上产的石油和天然气,有全国最大的高档白油生产基地,有绵延无际的光伏蓝海,有西北地区最大的单体影视动漫渲染基地,有蓬勃发展的氢能产业,有高能级创新平台北疆技术交易中心,还有风景如画的工业产研学基地……
曾经的荒凉之地,如今在祖国西北唱响新时代的《克拉玛依之歌》。
位于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的新疆氢能港
石油公司的工人在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Copyright © 2001-2025 www.yiyang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