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使者”叶永祥受邀出席第二十五届世纪大采风品牌......
二十五载栉风沐雨,二十五载踔厉奋发。6月16日至17日,第二十五届世纪大采风品牌人物年度盛典暨二十五周年庆典在杭州圆满落幕。
矢志创新 能源报国——记深圳市移动海工技术有限公......
黄三平,1953年出生于广东汕头铜盂镇,1977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水利系海工745班。退休前曾任南海石油勘探指挥部海工设计室技术员,南海西部石油公司涠洲10-......
谷雨节气以来,每天天刚擦亮,陕西省武功县顺兴达家庭农场负责人董思攀就会和农场的老伙计们,来到耕种的200亩麦田边。
在熟练地将灌溉水带从井口铺向田边后......
立夏后,走进天津市武清区梅厂镇南任庄村,田野满目葱茏。秧苗长势喜人,随风轻摆。
在中国武术的广袤天地中,一位来自山东的武术家以他卓越的技艺和不懈的努力成为了螳螂拳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郑武。字皓天的他不仅是山东省武术协会理事、山东省武术协会......
向上攀登90余级台阶。北川石椅羌寨寨门上、树枝上、人们手上的长条“羌红”,就像猎猎飘动的旗帜。这座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中凝聚国人心力的羌族村寨,如......
5月以来,多场接墒雨润泽了内蒙古通辽市的广袤平原,天时地利双重利好,2000万亩玉米迎来播种高峰期。
哈力木别克·库赛因,1981年出生于新疆伊犁,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哈萨克族艺术家。他以其独特的油画和根雕作品,在中国乃至国际艺术界崭露头角。哈力木别克自幼对绘画充满......
春耕时节,江西丰城市尚庄街道有一处成片的紫云英“花海”,74岁的农民鄢国仔驾驶着旋耕机,来回翻耕作业。
小小“土特产”,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一头连着美好生活。产业振兴,一头连着农民的好就业、稳收入,一头连着农村的生机和活力。
莫言的小说,世人知之在前,获奖在后;莫言的书法,获奖在先,世人知之在后。由此说来,他的书法仅仅是那种沾了名人光的“名人字”吗?非也。
[文化大咖] "何绍基的书法世界"长沙开展 讲述大师的艺术人生
何绍基,湖南道县人,是晚清著名的学者、书法家、诗人,其家族四代均是当时名重一时的书家。其一生以书法闻名于世,擅长楷、行、隶、篆,曾国藩评价其“字必传千古无疑”。
[文化大咖] 苏士澍"两会微日记":书法进课堂 弘扬传统文化"润物无声"
2009年至2014年,书法已经进课堂了,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没有老师教,就是一个大问题。“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项目”正在培养书法老师,虽然去年培养了一千多人,但要解决全国的需求还得花很长时间。此外,光凭传统的教法不行,还要通过“互联网+”,介入现代科技手段。
[文化大咖] 张泽群的“两会微日记”:综艺不能只会"奔跑"更要引领
我们伟大祖国有那么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有着不同地方的艺术人才,我们的文艺形式应该是多样性的。早在20年前,在那么艰苦的工作环境下,中央电视台电视文艺人曾经创出了《综艺大观》《东西南北中》《正大综艺》等精品节目,它们是电视节目成长的重要标志,也给中国电视观众以巨大的贡献。我们现在又有什么理由让自己不去......
[文化大咖] 张抗抗"两会微日记":学会用"深度阅读"代替"碎片化"阅读
用什么工具阅读不重要,重要的是阅读的内容。在外出旅行途中,带书是比较占空间的,相比之下,用手机、平板电脑读经典作品,或者读一些比较有文化含量、思想含量的作品,更加便捷,可以更好地利用时间。在我看来,目前电子阅读存在的问题是,人们常常读的是一些营养含量比较低,很八卦,很娱乐化的东西,这些信息很浪费我们......
[文化大咖] 浙江京剧团新春演出:睡在六小龄童上铺的翁国生亲上场
如果不是翁国生提醒,记者真心没注意到,演了这么多年美猴王的翁国生——《孙悟空大破玄虚洞》、《智激美猴王》、《金刀阵》、《孙悟空借扇》等等,居然这次在《大闹天宫》里是第一次戴猴头套,就是那种毛茸茸的头套。
[文化大咖] 小香玉推唯美戏曲音乐 用时尚形式演绎戏曲经典唱段
豫剧名家小香玉推出《花木兰》系列戏曲音乐MV,用唯美精致的戏曲音乐视频将《谁说女子不如男》、《花木兰——但愿得二爹娘长寿百年》、《花木兰羞答答》等经典唱段呈现给广大听众,用时尚形式演绎戏曲经典唱段,让更多大众接触戏曲、了解戏曲、喜欢戏曲,用新理念呼吁全民关注传统文化传承。
[文化大咖] 漫议新编历史京剧《正考父》: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
3000年前的正考父,以当今视角来看,依旧是严以修身、恭俭从政的典范。由北京京剧院与国家大剧院联合推出的新编历史京剧《正考父》(编剧:蔡赴朝,导演:任鸣、陈霖苍,作曲:朱绍玉,主演:杜镇杰、李宏图、张慧芳、张建峰、杨少彭)便是以其为主人公而创作的一部以古之镜像来对位当下,以期“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
[文化大咖] 袁慧琴委员:"院带班"传承京剧 因材施教培养领军人物
中国戏曲早已形成一种非常独特的教学模式。然而,现在好多艺术院校依然是简单地、整齐划一地将普通高校的教学方式照搬进来,这可能并不适用,会出现一些偏差。有时候,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到了剧院之后,还要经历好多年的二次培养,这种重复培养对剧院而言是一种资源浪费!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Copyright © 2001-2025 www.yiyang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